8月2日日程自驾到成都早上7点,我与同事共三家如期踏上成都、九寨双美游。所谓双美即美食、美景。其实成都我曾经游玩过1个月,但那已经是20年前的事情了,当年是老妈带我去成都舅舅家,20年后我带着老妈去省亲加旅游。7点钟,三家人(陈鹏一家三口、我们一家4口、刘静和女儿)大小9人在高新区西大新区对面的胡辣汤店集合,路上估计服务区没什么好吃的,再加上要赶路,还是早上吃点结实的东东,吃饱饭不想家。7:30准时出发。上绕城高速高新口,然后上京昆高速。上了高速路便一路南行,过了户县以后,路上车辆也少了许多,很多周末自驾西安周边游的已驶离高速路。老公紧张的状态也放松下来。不一会儿就到了秦岭隧道群,一个隧道接一个隧道,长的4000多米,短的一眼就望到出口。看着秦岭山脉绵延不绝,山上葱茏翠绿,离开城市的感觉就是好啊。
10点多到达第一个大一些的服务区——宁陕服务区。后面间隔着在服务区下来活动腿脚,加水、放水。中间携程网的客服还打来电话确认我在网上订的酒店是否能如期入住,接着酒店也打来电话确认,很负责的样子。晚上6:48,到达成都城北收费站。7点多终于进入成都市区,好在我们预订的酒店离成都市城北高速路口不远,有导航就是方便啊,直接导航至酒店门口。在太升北路24号银座佳驿酒店办理入住手续。终于在成都安置下来了。舅舅在成都凯宾斯基酒店设接风宴,那叫一个高大上,让本来准备先扎入小巷寻本土小吃的我们有点错位的感觉。8月3日 日程为:早上熊猫繁育基地,下午火锅美食。7点从酒店出门,酒店对面就有一家宜宾燃面和另一家小吃店,孩子们还惦记着前年在蜀南竹海吃的宜宾燃面的美味,于是决定吃面。我们几个女生点的口蘑米线。成都的米线和西安不同在于,西安论份,成都论两,从一两起。这样你每个点一两就能同时吃好几种小吃了。西安是不是也可以借鉴一下呢?早餐各个吃的都很满意,汤足饭饱,去熊猫家串门去。从酒店到熊猫基地开车也就半小时的时间,到停车场要经过大门口,看到熊猫基地门口那叫一个人山人海就差红旗招展了,熊猫家人气旺啊。熊猫家停车很方便,离大门也不远。车停好,来到门口,兵分两路,一路去买票,一路去排进门的队,这样能节省不少时间。熊猫家成人票是58元,学生证半价。进得门来,修竹做拱门,满眼绿色。比大门口暴晒清凉了许多。门口有买票乘坐观光车的地方。我们决定徒步参观,毕竟是自由行,走哪算哪。8月份的成都天气潮热,所以去了几个熊猫别墅主人都不在庭院里,好不容易见到一只叫秋浜的熊猫在阴凉地儿坐着,懒洋洋的背靠着墙。我们又是叫又是逗,人家好不容易赏个脸慢慢悠悠地溜达到我们跟前,眼看着可以近距离拍照了,谁知人家一扭身屁股对着我们蹭起痒来,倒也把游客逗得捧腹。后面就是青少年熊猫和幼年熊猫的别墅,人太多我都没有进去。出来的人各个汗流浃背,熊猫们都在恒温26度的房子里悠闲吃着竹子,游客得擦着窗户玻璃上的水汽才能拍到熊猫。这主人待客也太......哎,谁让人家是国宝呢。从熊猫家出来,已经是下午2:00了,赶回到住的酒店休整一下,决定去北大街上的蓉城老妈火锅店开始我们成都美食第一餐。因为错过饭点,大堂里没有什么人。我们8人点了个鸳鸯锅,涮火锅的荤素菜乱点一起,蓉城老妈家的辣火锅是牛油火锅,香而不辣,适合外地人不太吃辣的人。一共花费500多元,算是过了火锅瘾。8月4日九寨黄龙跟团游第一天成都的表妹说去九寨黄龙的公路经常有滚石什么的,都是山路,路况复杂,建议我们不要自驾去。于是报了九寨黄龙四日游的团,成人960元,孩子1050元。带上舅舅、舅妈和老妈成了11人的旅游团出发。导游是个姓杨的小姑娘,刚开车就火气十足,十足的四川辣妹子。第一天全是在车上往九寨沟赶,一路上就在车上看风景。沿途经过08年大地震的中心地带,汶川、映秀、茂县,除了山上还没有长出草的大面积滑坡带以外,基本上看不到地震的痕迹。所有的建筑都是新盖的。下午17:30到达九寨沟县,导游带我们去藏家做客。这是一个自费项目,我们是包含在团费里面的,其他的游客自愿参加。大家围桌而坐,有藏家小伙和姑娘招待我们,每个人跟前摆着卤煮牦牛肉、青稞饼、酥油茶、青稞酒、野菜、油稞子,藏族人特别好客,酒斟满,肉管够。让我们像藏族人一样大口喝酒大口吃肉。他们讲解藏家的风俗习惯,有歌舞表演,有个叫泽尔丹的小伙子据说上过中央电视台选秀节目,唱的的确不错。然后到楼下跳锅庄,音乐居然有小苹果,我们直接就乐了,这也太与时俱进了吧。晚上22:00多入住九寨沟县,住到像农家乐的地方,还把我们分到不是一家住。直接无语。江苏来的朋友不愿意了,和导游僵持起来。我因为还带着老人,先要了间房子把三个老人安置下来,我们这些年轻人住在另外一家私人旅馆里。总算是有睡的地方。8月5日 九寨之旅导游说今天将要入沟的人数在4万人以上,我们这下赶上了个大集。好吧,4:00起床,4:30吃饭,5:00出发。赶到九寨沟大门口7:00,已经有不少游客在排队进门了,不由感叹,“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还好没有回来的同事说的那么恐怖,排队十来分钟就进门了,还没高兴呢,进了门继续排队,坐观光车,队伍那叫一个蜿蜒曲折。结果11个人硬是被挤成两个小分队。一辆车直接送到诺日朗中心,我们就惨了,送到犀牛海车就不走了,我们只得再搭去诺日朗的车。好不容易坐上车,却被告知诺日朗不停,一直上到日则沟的原始森林站。两个小分队什么时候才能聚合啊,赶紧联系他们也坐车到原始森林聚合。一番波折后,已经9点多了,终于团员聚齐,开始向沟外一个海子一个海子游览。天鹅海、箭竹海、熊猫海、五花海......天公作美,在晴日下,海子或蓝或绿,像一颗颗上等翡翠宝石镶嵌在丛林中,随手一拍就可以当屏保桌面。九寨沟当天午饭旅行社是不管的,我们自带干粮吃饱喝足,下午到达另外一条沟査洼沟,这条沟主要景点是顶点的长海和五彩池。上到长海的时候天气乌云密布,似乎马上要下雨似的,长海就是一片水面相当开阔的水域,因为乌云的原因,颜色没有在日则沟看到的那么好看。匆匆随着人流一路行进,走了快30分钟,才到达五彩池,这时云开雾散,阳光刚好照射到五彩池上,这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最漂亮的海子,把所有的绿色和蓝色都融入到一汪湖水中。接着就是排队下山到诺日朗游客中心换乘,感觉今天一天除了看海子就是排队了,不知道哪里来的这么多的人,“龙”的传人名不虚传啊。4点半按照导游的要求一番波折终于下山到停车场集合了。7:30导游带我们去看大型演出“九寨千古情”宋城集团排演的歌舞剧,这也是个自费项目,票价220元,据说很好看。通过三维立体影像,立体活动舞台加上逼真音效和飞檐走壁的演员以及精心安排的舞台效果,向观众展示了古老羌寨,九寨传说、文成公主进藏和5·12大地震等场景。的确是值得一看的演出,1个小时的时间似乎还有些意犹未尽。8月6日 上午藏寨、下午黄龙景区终于不用4点就起床了,早上6点吃完早饭后,我们来到阿坝州的一个藏族村寨,每个旅游团队有一个卓玛接待。接待我们的卓玛带领我们来到她家,一共是3层小楼,一层放置粮食,牲畜等,二楼是他们家人居住和做饭的地方,三楼我们只能遥望,因为是藏家供奉佛祖的地方,只有他们家的人才能进入。卓玛说他们家在地震中房屋也被损毁了,这是新建的房子,二楼所有的廊柱、墙壁上的壁画都是她阿哥用了两年的时间一笔一笔描画出来的,这画画的本事是在寺庙里学会的。藏家的男孩子小的时候都会到庙里当喇嘛,庙里的喇嘛会根据孩子的天分教给他们书写、绘画、音乐、医术等等,我觉得寺庙对于藏民就像一个综合大学一样,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和专业技能,长大后他们可以根据意愿还俗或者直接出家,自己的孩子能在寺庙里当个喇嘛是藏家无上的光荣。藏家把自己劳动换来的积蓄除了留够生活必须之外都会捐给寺庙供养活佛、喇嘛,他们认为背负物质的东西越少,人就会越单纯越容易快乐。我只能感叹宗教信仰的伟大,这在汉民是无法想象的吧。从藏民家出来,村口有个村里人摆的市场,里面卖烤牦牛肉和藏银饰品,卓玛在家里的时候就讲了很多藏家用银饰品治病的小偏方,估计就是给这些摊点做铺垫的吧,很多游客挑选购买合适的银手镯或者小饰品,那的银价是19.8一克。吃过中午饭,我们向黄龙进发,导游说去黄龙要翻过海拔4200的高山,然后在海拔3800的地方徒步行走,如果怕有高原反应,在进入无人区之前有个医疗站,可以买5支红景天以备不时之需。舅舅、舅妈的年龄大些,他们说四姑娘山比这海拔还高,他们也去过,没什么事。到黄龙已经是下午1点多,凡是上黄龙的游客都基本上采用坐缆车上山,徒步下山的方式。所以我们又开始了漫长的排队坐索道,曲曲弯弯的队伍一眼看不到头。经过近40分钟的等待,坐上索道也就十几二十分钟来到景区,接着还要走很长的木头铺设的路,今天一天都是阴沉沉的,道路两旁是高耸入云的松树等树林,说是高原氧气稀薄,看着这些郁郁葱葱的大树,像是走在秦岭山里的天然氧吧里一样。一路爬坡上坎,终于到达最高点五彩池。老公说现在的黄龙没有他当年来的水量充沛,有些池子都没有水了,而且今天是个阴天雾蒙的天气,五彩池没有天晴时那么耀眼,但是山中飘忽着的云雾,更添点神仙气息。就像一个美女浓妆淡抹总相宜。看过黄龙美景,开始往回程走,今晚要住到茂县,导游得到的消息7点以前有段路要交通管制,所以必须在7点以前通过那段路。号称穿山甲的司机郑师傅带着我们在山路上疾奔。到得山顶时,一片浓雾笼罩,能见度急剧下降,好像在云里行车一样。20多分钟后,突然一道阳光照射下来,随着海拔下降,我们从云雾中脱离出来,看着山顶缭绕的白云,西边的阳光从云缝隙中通过,真是难得一见的美景啊。此景只应山上有,城里哪得几回见。一路昏睡,到得茂县已是晚上7点多了,吃过一如既往难吃的团餐,入住到茂县一家小旅馆,住的也是无语加郁闷。8月7日 牦牛梳加工基地 羌寨今天的行程是最轻松的,7点不紧不慢开始吃早饭集合,7点半出发。第一个地点就在茂县境内,是一个专门做毛牛角梳的加工基地。据导游讲解,茂县是个依山而建的小县城,08年地震时,这个毛牛角梳厂厂房震塌,这个厂厂长顾不上厂里的设备和产品,让人把厂区收拾出来,因为这个厂是唯一一块相对较平整,面积较大的空地,作为临时的灾民救助点,并且在后期还捐出500万用于救灾。于是,灾后他的企业成为县政府大力扶持的民营企业,他的毛牛角梳也注册了商标“格桑花”。我在厂区看到这个厂是毛牛角梳制作标准的制定企业。好人要有好报,我们每人在这里买了把牛角梳。算是我们的一份心意吧。然后到达羌寨,羌王和王后(演员)在城楼门口欢迎远来的客人 ,随着盛大的入门仪式,我们被一个羌族女孩领着逐一参观羌族村寨的各个房间,还有羌族人在房间中重现当年羌寨的生活场景。中间我和导游女孩聊,她说她们原来是以花椒作为主要的经济收入,但是地震过后,花椒林被毁,现在政府给他们引进一种叫玛卡的经济作物。平时她们还要学习羌族的织布、舞蹈、羌笛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这些手艺都在老人们手里,年轻人没有几个会的,而且,羌族没有文字,只能靠口口相传传承民族文化。我在回来的路上用手机查了一下羌族的介绍,其中有篇报道说羌族在08年大地震中损失人口众多,有几个寨子现在还在堰塞湖下淹着,恐怕不会再有见天日的一天了。羌族被誉为云朵上的民族,因为他们的聚居地以高山为主,受泥石流、滑坡、地震等影响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下午2:00,回到成都市区。四天的九寨黄龙之旅就此结束。我们在手机上定了一下位,找到一个主街道,挡了两辆出租车回到酒店。成都的出租车比西安稍贵,但是很好挡,没有西安车租车那么紧俏。回到酒店,经历了九寨黄龙的住宿后,觉得银座佳驿酒店是那么的干净整洁。没有对比就没有差别啊。收拾洗漱一番,决定犒劳一下被团餐折磨的肠胃。到成都不吃岂不是暴殄天物。先坐公交车去宽窄巷子转转,“宽窄巷子”是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城市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群落组成,宽窄巷子由45个清末民初风格的四合院落、兼具艺术与文化底蕴的花园洋楼、新建的宅院式精品酒店等各具特色的建筑群落组成。是个以旅游、休闲为主、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浓郁巴蜀文化氛围的复合型文化商业街。和西安的大雁塔广场风景区差不多。逛逛看看还行,吃恐怕价高且不地道。井巷子里有几个小吃摊,孩子们挨着尝尝味道。怕吃饱了影响晚上吃大餐。于是我们又坐地铁三站路到最有名的春熙街看看,据说那里有龙抄手的老店在那里。进得店来,人声鼎沸,一楼是全是小吃,自己排队在各个窗口购买。我们人数众多,不适合在下面小桌子坐,上二楼,好家伙,人满为患,还得等座。等了一会儿,终于到我们了,这里是不点餐,而是套餐。最便宜68元一套,最贵的嘛几百元一套。我们选了78一人的套餐,有经典川菜,每人一份经典10样小吃。菜刚上来都说这有点多吧,估计吃不完,没想到战斗力不是一般的强,最后什么也没剩下,直接空盘行动结束。个个吃得酒足饭饱。肠胃们终于报了团餐之仇了。吃饱饭了,在春熙街消消食,让老公们打望一下成都的幺妹,我们在各个小店里逛进逛出。看看有没有什么时尚小玩意拾个漏。悠悠达达坐着地铁走到成都市中心的天府广场,拍几张夜景,毛主席和我们招手致意。看表都快11点了,还是赶紧的回酒店休息吧,明天还得早起玩新地方去。8月8日 都江堰 青城山成都市已经开始限牌出行,周五限尾号为5、0的车出行,我们两辆车尾号刚好都是5 ,限号时间为早上7:30到晚上8:00,禁止在二环、三环通行。为了不耽误行程,我们只得又起个大早,到城南舅舅家接了老妈赶紧向城外走,在7:30之前出了三环。其实都江堰距离成都并不远,用了近1个小时的时间就到了都江堰大门口,时间尚早,还有大爷大妈在都江堰门口的广场打太极拳。我们在附近一个小吃店一人买了一碗馄饨做早餐。在门口买了门票,缓步进到都江堰里。都说都江堰是“三分看,七分讲 ”。在我们前面进门的刚好有个旅游团,于是我们就自动加入成为编外团员,一路跟随导游小伙子且看且听讲,收益良多啊。老天爷也帮忙,天气一直是阴阴的,不然大堤上树木不茂盛还不得晒焦了。从离堆公园到宝瓶口再到鱼嘴分水,听着讲解就是比自己看要有收益的多,在后来的旅游纪念品店给同事买牦牛肉的时候,收银员问是哪个团的,老公手指着那个小伙说就是他的团,小伙心领神会的一笑,哈哈,也算是 小小的补偿一下吧。出了都江堰公园,午饭在哪里解决成了问题。旁边就有景区的饭馆,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那里的饭既不好吃还贵。我们决定自己碰碰运气。正走着有个骑自行车男人问我们是不是要吃饭,我们支吾几句把他打发了。从都江堰大门向右拐,挨着路边有几间低矮的平房,用篱笆扎出一个小院,门口摆着灯箱,家常小菜。有点农家乐的样子。我们决定在第一家看看,老板娘热情的招呼我们入座,菜单上的菜品的确都是家常菜,鱼香肉丝、蘑菇肉片什么的,其中有个野菜吸引了我,我问有什么野菜,这家的小姑娘带我去看,好几个不认识,其中有个竹叶菜竟然是我曾经种过的一种吊兰花,我问这能吃吗?小姑娘说用蒜蓉炒很好吃的。那就是它了。先点了七个菜,蔬菜新鲜,咸淡可口,只见筷子翻飞,几个菜一会儿就见底了,大家都说味道好吃,尤其是那个蒜蓉竹叶菜,又点了两个菜,老板送了一个汤。这下一个个吃的汤足饭饱,坐着直夸运气不错碰到个家常菜做的这么好吃的小饭馆。找老板一算账180元,简直是太便宜了。我立马在微信里推荐,如果到都江堰的朋友一定要去他家试试。吃饱出门看到大厨也骑着车出门了,哈哈,竟然就是刚才骑自行车找我们吃饭的那个男人,缘分呐。开车向青城山进发,一直阴阴的天开始下蒙蒙细雨,到了青城山停车场,我们不打算做观光车上山,天气很舒适,牛毛细雨,来个雨中漫步吧。都说青城天下幽,从观光路线上就能体味到,两旁都是参天大树,流水在脚下淙淙流淌,细雨似有还无,人行道上都用木条铺就,走起来十分舒适。边走边看,沿途看到好几个 茶社、茶馆。早就听说青城山是成都人的避暑胜地,看来是名不虚传。有山有水,吃吃野菜,打打麻将,喝茶摆龙门阵,实在羡慕成都人的休闲福地啊。不知不觉地走到青城山门口,这时雨大了起来,我们觉得这会儿上山不太安全且也看不到什么景色了,干脆在山门口拍照到此一游,然后在刚才路过的找个茶馆入乡随俗摆摆龙门阵。一人一杯花茶,围桌而谈,身旁是一丛修竹,廊檐滴着雨水,不时几声清脆鸟鸣。好巴适哦。快7点,我们起身向成都走,没想到到了三环边上还是不到8点,再等等吧。还有很多车队因为限号也在此等候。终于可以进城了,直奔酒店放车,然后到第一天就看好的巴蜀大宅门火锅店去,从火锅开始还从火锅结束。大宅门火锅生意真够火爆,9点多了,还是满座。我们前后共点了三次菜,这才一个个吃的住了嘴。花费400余元。自己吃得好不能忘了西安的亲朋好友,到24小时超市买点火锅底料给他们带回去。快12点了回酒店,这是在成都的最后一晚。8月9日 回西安一大早就听窗外稀里哗啦的响,下好大的雨啊。都说人不留客天留客,老天爷也知道我们不想走呢。要不是假期有限,真想就这么住下去了。在大堂办理退房手续,音响里回想着“何日君再来”的萨克斯曲,哎,太应景了。成都,我一定会回来了。经过绵阳后天气慢慢转晴,等到达陕西地界,一句歌词可以概括:“蓝蓝的天上白云飘”。回家了就是好啊!晚上8点到达西安,赵鹏在高新老铺烤鸭给我们接风,呵呵,在成都美食开头,在西安美食结尾,实在是个圆满的双美假期。期待着下次假期的到来!
2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